实验室基本急救方法
发布时间:2023-02-22 浏览次数:0次
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,然而一旦发生意外情况,
也不能慌乱,掌握实验室的基本急救方法,有助于及时完成紧急处理并使之不再恶化,
为寻求进一步的后续处置赢得时间。因而,在进入实验室前,务必要确定各种急救工
具的存放位置,并掌握其使用方法。
一、常用急救工具
1.消防器材 二氧化碳灭火器、干粉灭火器、水基灭火器、灭火毯、防毒面
罩等。
2.急救药箱
(1)消毒剂:75% 酒精、0.1% 碘伏、3% 双氧水(过氧化氢溶液)、酒精棉球、酒
精棉片。
(2)烫伤药:玉树油、蓝油烃、凡士林。
(3)创伤药:云南白药。
(4)化学灼伤药:5% 碳酸氢钠溶液、1% 硼酸、2% 醋酸、1% 氨水、2% 硫酸铜
溶液。
(5)治疗用品:药棉、纱布、创可贴、绷带、镊子。中西医综合实验指导
二、割伤
被利器割伤时按以下规程处理:①必须首先检查伤口内有无玻璃或金属等碎片;
②用药棉及硼酸水擦洗伤口;③涂以碘伏或消毒用品;④必要时用纱布包好伤口。注
意用碘伏涂伤口后,需等碘伏蒸发后才可包扎;⑤若伤口较大或过深而大量出血,应
迅速在伤口上部和下部扎紧血管止血,并立即送医院诊治。
三、烫伤或烧伤
1.轻度烫伤或烧伤一般用浓的(90% ~ 95%)酒精擦拭后,涂上苦味酸软膏或烫
伤膏。
2.如果伤处红痛或红肿(一级灼伤),可擦医用橄榄油或用棉花沾酒精敷盖伤处。
3.若皮肤起泡(二级灼伤),不要弄破水泡,防止感染。
4.若伤处皮肤呈棕色或黑色(三级灼伤),应用干燥而无菌的消毒纱布轻轻包扎
好,立即送医院治疗。
四、触电
1.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断开电源,在不能关闭电闸时,应以绝缘体(木棒、椅子
等)把电线或电热器与触电者脱离,救者必须做好防止自身触电的安全措施,切忌直
接徒手救护触电者。
2.断开电源后,若受伤者尚能呼吸且意识清醒,则立即送医务所治疗;若已停止
呼吸,应立即施以紧急救护(心肺复苏,详细内容见本节最后部分)并拨打 120 急救
电话。
五、药品蚀伤
1.被酸或碱烧伤时,尽可能快地用大量水冲洗,只有用水冲洗后才可涂中和剂
(被碱烧伤时用 2% 醋酸或 5% 硼酸,被酸烧伤时用 5% 碳酸氢钠溶液)。
2.被溴烧伤时,将受伤的地方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,且冲洗时间不少于 15 分
钟。用 1% 苯酚溶液浸泡过的布吸入稀氨水,有助于消除溴蒸气。如烧伤面较大,应尽
快送医。
3.如酚触及皮肤引起灼伤,可用酒精洗涤。
六、水银中毒
水银容易由呼吸道或经皮肤直接吸收进入人体而引起积累性中毒。严重水银中毒
的人其外在表现是口中有金属味,呼出气体也有气味;流唾液或打哈欠时疼痛,牙床
及嘴唇上有黑色(硫化汞);淋巴结及唾液腺肿大。
4第一章 实验室基本知识
若不慎中毒,应送医院急救。急性中毒时,通常用碳粉或催吐剂彻底洗胃,或者
食入大量蛋白质(如 1L 牛奶加 3 个鸡蛋清)或蓖麻油解毒并催吐。
七、误吞毒物
误吞毒物主要的处理方法为尽快吐出后送医院。给中毒者服催吐剂,如肥皂水等,
或用干净手指深入喉咙,引起呕吐。注意磷中毒的人不能喝牛奶,可在一杯温开水加
入 1% 硫酸铜溶液 5 ~ 10mL 后口服,引起呕吐,然后送医院治疗。
八、冻伤
冻伤主要的处理方法为迅速而有效地复温。短暂冻伤后复温的方法:用 38 ~ 40℃
恒温热水浸泡,使其温度提高至正常,对冻伤部位进行轻柔按摩,注意不要将伤处皮
肤擦破以免感染。
九、眼睛受伤
眼睛受伤应立即用净水冲洗眼睛(不可用手擦和摸眼睛),并在此期间频繁眨眼。
对眼睛使用中和剂时应特别小心,仅能用不大于 1% 的硼酸或碳酸氢钠溶液,最后以蒸
馏水冲洗,并尽快送医院治疗。
十、心肺复苏(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,CPR)
心肺复苏是复苏伤员的一种重要的急救措施,在救援黄金期(心搏骤停 4 ~ 6 分
钟)的救治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其生命赢得最宝贵的时间。其目的就是采取人工的
方法代替肺的呼吸功能,及时而有效地使气体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脏,供给体内足
够的氧气和充分排出二氧化碳,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,促使呼吸中枢尽早恢复功能,
使处于假死的伤员尽快脱离缺氧的状态,使机体受抑制的功能得到兴奋,恢复人体自
主呼吸。
体外心脏按压法是指通过人工方法有节律地对心脏按压,来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,
从而达到维持血液循环的目的,进而恢复心脏的自动节律,挽救伤员的生命。
1.心肺复苏步骤及注意点 心脏复苏术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提供最低限度的脑供血
(正规操作的 CPR 手法,可以提供正常血供的 25% ~ 30%)。心肺复苏可分为胸外按压
(circulation)、开放气管(airway)和人工呼吸(breathing)三个步骤。
(1)胸外按压——C(circulation)
1)使患者仰卧在平地或硬板上,双上肢放置身体两侧。
2)抢救者首先右手掌根置于患者胸骨中下 1/3 处或剑突上两横指上方处,左手手
掌根重叠于右手背上,两手指交叉扣紧,手掌根部放在伤者心窝上方、胸骨下。其次
双臂绷直,压力来自双肩向下的力,向脊柱方向冲击性地用力施压胸骨下段,使胸骨
下段与其相连的肋骨下陷至少 5cm,然后放松,但手指不脱离患者胸壁,应均匀(按
压与放松时间相等)、不断地按压,频率为 100 次 / 分以上。
(2)开放气管——A(airway):检查口腔是否存在异物,如义齿、分泌物、血块、
呕吐物等,并予以清除。抢救者用左手置于患者前额向下压,同时右手中、示指尖对
齐,置于患者下颏的骨性部分,并向上抬起,使头部充分后仰,下颏尖至耳垂的连线
与地垂直,完成气管开放。
(3)人工呼吸——B(breathing)
1)口对口人工呼吸:撑开患者的口,右手的拇指与示指紧捏患者的鼻孔,防止呼
吸的气逸出。抢救者用自己的双唇包绕患者的口外,形成不透气的密封状态,然后以
中等力量,用 1 ~ 5 秒的速度呼入气体,观察患者的胸腔是否被吹起。如第一次人工
呼吸未能使胸廓起伏,可再次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管,给予第二次通气。
2)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 30 ∶ 2,连续 5 个周期。
2.心肺复苏成功的标准 非专业急救者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紧急医疗服务
(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,EMS,也称急救)人员接替,或患者开始有活动,不应为
了检查反应是否恢复而随意中止心肺复苏。如出现下述情况,显示心肺复苏有效:
(1)颈动脉搏动:每按压一次可触摸到颈动脉一次搏动,若中止按压搏动也消失,
则应继续进行胸外按压,如果停止按压后脉搏仍然存在,说明患者心搏已恢复。
(2)面色(口唇):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,若变为灰白,则说明复苏无效。
(3)其他:出现自主呼吸,或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,甚至有眼球活动及四
肢抽动。